見義勇為
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
“路見不平一聲吼,該出手時就出手”
就是對見義勇為的最生動詮釋
看見有人遇到險情,
你會下意識出手幫助嗎保護好人的未來法律?
小王遇到了這樣的問題,
卻引發了更多麻煩...
民法典為見義勇為者保駕護航!
近年來,一些熱心助人救人者,事后反遭索賠、追責的現象時有發生,“扶不扶”“救不救”成為很多人心中的道德難題。
今天,讓我們一起來看民法典如何為見義勇為者開路撐腰!
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保護好人的未來法律: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,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,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。沒有侵權人、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,受害人請求補償的,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。
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保護好人的未來法律: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,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。
在處理此類因見義勇為引起的糾紛時,我們要順乎民意,要對見義勇為者的英勇表現予以肯定,在認定其是否存在過錯時應當持寬容態度。見義勇為一般存在緊迫性,不容許當事人有充足的時間考慮,因此不能苛責見義勇為者承擔通常情況下才能達到的注意義務。
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
中國人歷來喜歡“管閑事”,
對看不慣的事往往會挺身而出。
“好人條款”給見義勇為者吃了顆“定心丸”!
通訊員保護好人的未來法律:閔曉法
編輯:若楠
2023-01-20 19:10:43
2023-01-20 19:08:02
2023-01-20 19:07:27
2023-01-20 19:02:51
2023-01-20 19:00:39
2023-01-20 18:30:53
2023-01-20 18:30:26
2023-01-20 18:09:04
發表評論